
在电商竞争白热化的当下,品牌方常面临低价乱价、假货、未授权销售等难题,这不仅损害品牌形象,还扰乱市场秩序。以下从多个维度为您解析品牌控价维权的有效策略。
一、依托平台规则精准打击
知识产权侵权投诉
这是品牌方最常用且见效最快的手段。品牌方需先在平台知识产权保护系统(如阿里巴巴知识产权保护平台)注册账号并备案资质。
-
著作权侵权:若卖家盗用了品牌官方的产品图片、详情页文案、视频等原创素材,可立即发起投诉。例如,某美妆品牌发现某店铺未经授权使用其产品宣传视频,通过著作权侵权投诉,成功使该视频下架。
-
商标权侵权:当卖家在商品标题、描述或图片中突出使用了品牌注册商标,即可认定为商标侵权。像某运动品牌,其商标被多家未授权店铺滥用,通过商标权侵权投诉,下架了大量侵权商品链接。
-
专利权侵权:若产品已申请外观设计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可投诉销售相同或相似仿品的链接。某电子产品品牌凭借专利权侵权投诉,有效遏制了仿品在电商平台的销售。
假货投诉
如果能够通过购买鉴定,证实卖家所售产品为非正品(如假冒、伪劣产品),可以发起假货投诉。平台对此类行为打击严厉,投诉成功率高,处罚力度也更大。例如,某服装品牌购买鉴定后发现某店铺销售假冒产品,发起假货投诉,平台不仅下架了商品,还对该店铺进行了封号处理。
其他违规行为举报
利用商品页面的“举报”功能,针对卖家的虚假宣传、夸大功效、不正当竞争等行为进行举报。虽然这不直接解决价格问题,但能增加违规卖家的运营成本。比如,某保健品品牌发现某店铺夸大产品功效,通过举报,使该店铺受到平台警告。
二、借助行政力量介入处理
当平台投诉效果有限或遇到顽固卖家时,可以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工商)举报。
-
举报不正当竞争行为: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卖家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或进行虚假宣传等,均构成不正当竞争。品牌方可收集证据后向卖家所在地或经营地的市场监督管理局进行实名举报。例如,某家电品牌发现某卖家以低于成本价销售产品,进行不正当竞争,通过举报,市场监管部门对该卖家进行了查处。
-
举报商标侵权及假冒伪劣:对于未经许可使用商标及销售假货的行为,市场监管部门负有监管查处职责。举报时需提交卖家侵权事实、店铺信息、交易记录等详细证据材料。像某食品品牌举报某店铺销售假冒其商标的产品,市场监管部门根据举报线索,查获了大量假冒商品。
-
举报无照经营或超范围经营:核查该卖家是否具备营业执照,或其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是否包含相关产品的销售。若卖家无照或超范围经营,同样属于市场监管部门的查处范围。
三、利用法律手段维护权益
律师函警告
律师函是正式的法律文书,能有效震慑法律意识较强的卖家,表明品牌方坚决维权的态度和决心。
-
正式的法律警告:委托律师事务所向违规卖家发送律师函,明确指出其行为(如商标侵权、不正当竞争、著作权侵权等)已构成违法,要求其立即停止销售、下架商品,并赔偿损失。这比品牌方自行沟通更具权威性和威慑力。
-
为诉讼固定证据:发送律师函本身也是一个证据固定过程。如果卖家收到函件后拒不改正,其主观恶意更加明显,为后续可能提起的民事诉讼提供了有利证据。
-
明确法律后果:在律师函中清晰阐述其行为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包括但不限于停止侵权、赔偿经济损失、承担合理开支(律师费、调查费等)甚至被追究刑事责任(如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促使卖家权衡违法成本。
-
批量处理与重点打击结合:对于大量未授权卖家,可对其中部分典型对象发送律师函,起到“杀一儆百”的警示作用。同时,对规模较大、情节严重的卖家重点打击,为后续可能的诉讼做准备。
民事诉讼
若涉及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且情节严重(如销售金额较大),可向公安机关报案,追究其刑事责任;也可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索赔侵权损失。典型案件成本5 - 10万元/案,但能有效震慑恶意侵权。
四、引入第三方专业控价服务
当前电商平台数量持续增长,品牌方自行全面监控产品价格面临较大挑战。因此,引入第三方专业控价公司是一种高效且实用的解决方案。
-
全链路价格监测:第三方控价公司通过大数据爬虫系统,对淘宝、京东、拼多多等20 +主流电商平台展开7×24小时扫描,精准抓取产品价格、促销信息、店铺资质等数据。例如,某美妆品牌借助第三方控价公司的系统监测,及时发现某款口红在直播间存在口播低价行为,系统随即自动触发预警。
-
智能算法识别:设定价格阈值(如最低零售价/MSRP),利用算法识别“隐藏低价”手段,像叠加优惠券、跨店满减等隐蔽促销方式。某电子产品品牌通过此技术,精准定位出32%的违规低价链接。
-
分级干预策略:针对不同违规程度,第三方控价公司采取阶梯式处理方案。先向违规商家发送《调价告知函》或《律师警告函》,要求限期整改(通常1 - 24小时);若沟通无效,则进行投诉;对于低价售假的顽固卖家,还可协助品牌方进行民事诉讼。
五、完善品牌内部管理
构建价格体系
综合考量产品成本、市场需求及竞争态势等因素,确立科学合理的价格区间。规范促销政策,策划并执行有序的促销活动,防止因过度促销引发价格体系紊乱。
明确渠道协议条款
与经销商签订规范协议,清晰界定价格管控要求,确保经销商严格遵守。例如,要求代理商缴纳保证金或签订价格协议,若代理商出现违规行为,保证金将被扣除。
实施定期培训赋能
定期组织经销商参与价格政策培训与操作指导,提升其价格合规意识与执行能力。
及时沟通与整改
一经发现经销商或第三方卖家存在低价倾销、乱价等违规行为,应立即与其进行正式沟通,责令限期调整价格。
采取分级处置措施
对于拒不配合或严重违规的经销商,可依据协议规定采取警告、罚款、暂停合作直至取消合作资格等措施。
六、加强品牌建设与推广
通过多渠道、全方位的品牌宣传与推广活动,提升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度与忠诚度,从而降低市场对价格的过度敏感度。
面临电商平台低价乱价、未授权销售难题时,杭州务新(品牌卫士)作为专业的品牌保护服务商,能够为您提供涵盖数据监控、分级干预、渠道管理、法律维权等全方位、一站式的品牌控价解决方案,助力您实现市场的良性发展,提升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