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价公司主要为品牌方提供线上价格管控及打假维权服务,以及数据抓取、分析服务,通过技术、法律和渠道管理手段维护品牌价格体系,防止经销商低价乱价、窜货、售假、刮码等行为。以下是其典型服务模式及操作方法:
一、服务模式
数据监测与分析
全网比价系统:通过爬虫技术监控电商平台(淘宝、京东、拼多多等)、直播带货、社交电商等渠道的商品价格,识别低价、疑似假货销售链接。
动态预警:设定价格阈值,自动触发低价、改价、优惠券违规等预警通知,生成报表供品牌方决策。
侵权打击与下架
知识产权投诉:利用平台规则(如阿里知识产权保护平台),以商标侵权、版权侵权(盗用官网及旗舰店图)、专利侵权等理由投诉违规链接。
假货举报:对疑似售假链接发起举报和投诉,配合品牌出具鉴定报告。
平台申诉:针对卖家商申诉,提供反申诉支持。
渠道管控
经销商白名单管理:与品牌方协作,建立授权体系。
溯源查窜货:通过溯源码、物流信息追踪低价货源,品牌方处罚违规经销商(如罚款、取消授权)。
渠道政策优化:协助制定分销政策(如最低限价、返利规则),从源头减少乱价动机。
合规谈判与沟通
违规卖家谈判:以品牌方名义沟通,要求改价或下架,避免直接投诉。
平台协同:与电商平台建立合作关系,加速侵权处理流程。
二、具体操作方法
技术手段
AI大数据监控:识别商品标题、描述、图片的相似度,以及店铺注册信息、发货地区等,关联不同店铺的幕后实控人。
法律手段
律师函警告:针对顽固低价卖家、售假卖家发送法律函件。
诉讼威慑:对恶意窜货或售假者提起诉讼,索赔。
渠道治理
奖惩机制:对合规经销商给予返点奖励,对违规者削减货源或罚款。
区域控货:通过物流码限制跨区域销售,防止窜货。
消费者教育
官方声明:在官网/旗舰店公示授权渠道,引导消费者远离低价陷阱。
防伪查询:推广扫码验真功能,削弱非授权店铺可信度。
三、注意事项
平台规则风险:不专业的投诉可能导致品牌账号信誉下降,导致后期投诉理由减少或者投诉通过率降低、严重情况者完全无法投诉。
经销商关系:强硬手段可能引发渠道反弹,建议结合柔性谈判。
合法合规性:避免使用极端手段(如恶意差评恶意批量买退或垄断行为),需符合《反垄断法》等法规。
品牌协作:需品牌方提供完整的授权体系、资质文件(如商标注册证)以提升效率。
服务选择:建议对比多家公司,尤其要关注其技术能力(如软件是否自主研发、软件覆盖范围)和历史案例,避免被一些皮包公司套路。
控价公司的核心价值在于将“被动响应”转为“主动预防”,但长期仍需品牌自身完善渠道管理和定价策略。